萬紫芊紘露營趣-寫在10露之前

從第9露至今已2個月過去,不能出門沒得出門好悶;


終於要準備第10露,進行裝備檢整的同時,順便將9露以來的心得做一個整理;


萬紫芊紘的露營裝備都靠這一張裝備表,


不怕到時缺東缺西造成出遊興致大減:





01.JPG


首先是帳篷的部分:


目前仍然是以小迪客廳帳+睡帳做組合,未來會考慮天幕的使用;


另外睡帳在第9露結束後就更換為SnowPeak入門款的 SDE-001R(M);


01-2.JPG


外包裝,從拆封開始就能感覺日本品牌的一絲不苟與不妥協,貼心的對照中日文說明書;


M的睡帳規格是270*270cm,這樣即使3大2小也比較可以接受;


最高只有150cm,由於只考慮睡覺用,高度就不是很重要,高度和抗風也是很有關係;


02.JPG


在客廳試搭的狀況,連老婆大人都說感覺得到品牌的差異,在一些小細節上也有特別貼心的設計;


當時有001R和彩繪天空270在比較,經過幾番考量後,決定001R勝出,


因為早起的習慣所以沒有睡到天亮的問題,另外就是希望在抗風表現上特別考慮;


03.JPG


營柱的內容物;


04.JPG


隨附的營釘及營繩,營釘的重量好輕,所以只用來拍照而已,基本上是不會拿出來用的(非常不耐敲ㄚ)


營繩的直徑為5mm,計畫以直徑8mm的新營繩來取代;


05.JPG


睡覺的裝備,目前是使用2個3mm的鋁箔墊(比較厚),再加上小迪的120*190cm*2個,


另外還有140*190cm的規格,如果是270的帳可以用140+120最剛好。


item02.JPG


小迪充氣床厚度雖然只有10cm ,但是個人覺得較無搖晃問題,還有保固2年的服務~


06.JPG


上述的鋁箔墊是用於在帳篷內部用來隔絕帳棚底部的濕氣,


而帳篷與地面接觸的地方也要使用地布做隔絕,除了可以避免帳篷磨破外,也多少可隔絕地面濕氣;


最近推薦朋友買了迪卡儂的地布,挺實用且不貴,收納起來才約5cm厚;


3M*4M用在270和300的帳都算剛好~很推薦~


item03.JPG


寢具除了首露以外,都已換成使用睡袋;


睡袋有2種,橘色的是冬天使用,可以耐到-20度C,也可以2個睡袋連接;


迷彩LOGOS則是夏天使用的信封式睡袋,也能夠拼接;


至於小孩子會踢被子的問題:(因為天氣不夠冷所以才會踢被子......)


07.JPG


在睡袋更換為這種小型信封式後,就可以善用車內的畸零空間分散在車上,


睡袋也可以再壓縮減少佔用的空間;


08.JPG


燈系照明的部分,


從首露開始使用的就是左邊2個露營燈,可以切換白、黃、紅+閃紅燈,


可以透過USB充電,也可以提供USB電源給手機充電(淘寶最高~~~);


燈條是考慮到晚上炊事時使用照明度較佳,也比較不會晃動;


當然,需求是隨著個人喜好與感覺而變化的(否則煤油燈就敗下去了....)


09.JPG


30尺的延長線,對應一些營地的電源很夠用;


當然還有夏天不可少的電風扇,這種電風扇即使被重壓也不容易壞,


當然也稍為佔空間就是,不過不是金屬製的葉片比較有安全的感覺;


10.JPG


另外,迪卡儂也有不錯的東西可以參考:


例如營燈,雖沒有辦法充電需使用乾電池,但是也是值得投資的好物;


item01.JPG





另外買了一個碗筷餐盤放置用的吊網,既可防蒼蠅蚊蟲,也可以濾水通風;


一般炊事工具等其他小東西都裝在RV桶,而且可以充做小朋友座椅使用,大人使用高度也OK,


目前大概都會用1個RV桶使用,有些營地浴廁沒提供水桶,剛好可以派上用場;


11.JPG


這次變更了一些裝備,就持續朝精簡佔用的空間方向;


例如老婆大人的月亮椅,小朋友改成用折疊椅;


重點是在下的摺疊大川椅,摺疊後收納為90CM,較其他大川已短了許多;


12.JPG


椅背還可以摺疊,附贈頸墊和扶手套及收納袋;


開車開久了也要可以好好休息一下~~XD


13.JPG


常用的摺疊桌與簡易的垃圾桶架,剛好可以收在摺疊桌的外袋內,


摺疊桌內還可以放個桌巾、垃圾袋等可扁平收納的東西,也可以節省一些空間;


14.JPG


最後就是工具袋的部分,


裡頭放的是帳篷和客廳帳附的問號釘,膠槌則是用來敲問號釘的;


從第2露之後就改成用大黑釘,帳棚用20CM大黑釘很剛好,鐵槌則是來敲大黑釘用;


客廳帳用25CM,如遇到風太大的狀況就會用30CM交互使用,目前都還能夠應付;


問號釘則用來做睡帳周遭的補強固定,不要白白丟掉不用;


另外營繩和手套及3M大力膠帶也準備應付突發狀況;


15.JPG


其他有一些像是保冷袋或其他可保溫的攜行袋就因人而異,


基本上萬紫芊紘出門是以當日的晚餐優先處理,極少會需要使用冷凍或冷藏的冰箱,


一是空間問題,二仍是以空間收納最優先考量。


炊事的部分就以簡單方便,由老婆大人決定:


雖然岩谷4.1很受歡迎,但是目前使用卡式爐也綽綽有餘(海拔2000M就不一定了...);


炊事工具主要就是刀具、剪刀、夾子,打開後背面也可以當切菜用;


1-3.JPG


1-4.JPG


逼不得已需要帶的野戰廁所,因為小孩子使用蹲式廁所不太適合;


1-6.JPG


上述大概就是露營到目前為止的裝備,


或許日後隨著次數的增加還會有可能陸續更換或增購,


但是不變的應該是以收納輕便優先的方向。


雖然FB上的露營美圖很吸引人,


但是找到一個適合自己或全家的露營方式很重要;


如果到了營地搭帳到晚餐都沒有時間可以走走逛逛或是進行戶外活動,


空把時間耗費在搭帳與炊事上面,這樣就很可惜,


不僅僅是沒能享受大自然,也別說是陪伴小孩了。








留言